深耕循环水处理达15年之久!

您身边的水处理方案集成供应商!

咨询服务热线

13248418631
0571-87975076


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技术问题

新闻中心

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技术问题

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

2021-06-15

8.5.2 系统设计

1)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备配置数量宜与成组换热设备相对应,以便于冷却设备和换热设备工况保持一致。系统控制可由换热设备的值班人员共同管理。为了节省能耗,对于变负荷运行的换热设备,可选用变速风机的冷却塔。

2)系统控制范围包括冷却塔风机、循环水泵、除垢装置等的就地操作、控制室遥控操作与楼宇自动化连锁和工况显示等。集水池必要时,也可设液位显示和报警(高、低、溢流液位等)。(3)循环水泵

1)是否设置备用水泵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和水泵运行的可靠程度。一般情况下宜设多台 (2 台或2 台以上)水泵并联运行。工作泵数量宜与冷却塔数量相同,以利于系统运行。

2)水泵一般设计成自灌式。当受条件限制而采用非自灌时,吸水管上应设自动引水装置。吸水高度应小于水泵样本标定的自吸允许高度。

3) 水泵配水系统可采用单元制或母管制。单元制操作方便, 可靠程度大。但水泵数量较多时,管路系统过于复杂,除了工艺有要求外—般很少采用。吸水管一般可设两根或两根以上,母管制的出水管可设一根母管。

4)水泵进出水管应设阀门。进水管上设温度表,出水管上设止回阀和压力表。 5)水泵房应远离有安静要求的房间。水泵应尽量选用低噪声泵,并设置减振装置(包括减振垫或减振器;进出水管设可曲挠橡胶接头和消声止回阀;管道上设弹性吊架、托架等)。

6)水泵吸水管流速,一般取 0.61.2m/s。自灌式可以取较大值∶吸上式的可以取较小值。吸水管流速选择也与管径有关。当管径等于小于DN100 时,宜选用0.60.8m/s;当管径大于DN100 时,自灌式可选用 0.81.2m/s,吸上式流速不宜大于1.0m/s

7)循环水泵设置类型(分有立式、卧式、管道泵等),由场地条件、工艺要求确定。 8)循环水泵宜设在换热设备机房内,以便于集中管理。 9)水泵机组布置,应符合下列要求∶

①当电动机容量小于等于 20kW 时,两台机组可共用基础。电动机容量大于 20kW时,每台机组净距不小于0.8m;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,机组净距不小于1.2m

②基础端面距墙净距不小于 1.0m,侧面距墙净距不小于 0.7m

③基础一般高出地面 0.10.3m,基础比机座每边宽出 0.10.15m; 基础深度按地脚螺栓直径的 2530 倍采取,但不小于 0.5m

④泵房主要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.2m;配电盘前通道宽度∶低压不小于1.5m,高压不小于2.0m

10)水泵房内应考虑采光、采暖、通风要求。采暖温度一般 16;非采暖地区房间温度不应低于 5℃。地下泵房换气次数为 68 /h

11)泵房地面应考虑排水措施,宜设置地面集水坑,采用由液位控制的自动排水潜污泵排水。有条件时可以自流排放。

4)其他

1)过滤器、除垢器应设置旁通管,以便检修设备时不影响系统运行。

2)要考虑过滤器运行阻力,一般水头损失大于lm。过滤器宜设在冷却塔与循环水泵之间,如果有条件时可设在泵房内。当冷却塔与循环水泵设在同一层,如果冷却塔底部集水池静水压力,不能满足过滤器运行阻力要求时,则过滤器只能设在循环水泵出口处。

3)除垢器宜设在换热设备进口处、并尽量靠近换热设备。

4)在寒冷地区露天布置的管道和设备,在系统停运时一定要将积水放空,以防冻裂。


上一篇:冷却塔布置

下一篇:给水局部处理

客户服务热线

13248418631


在线客服